实际上,从全球工业互联网的发展态势,也能够读出工业互联网平台化的发展方向。
从全球市场看,软件与平台产品占比出现上升:2020年,全球工业互联网市场中软件与平台产品市场占比较大,规模达到4373.8亿美元,占比上升至51.9%,相当于工业互联网市场的半壁江山。
在国内市场,从2017年开始,就有越来越多的工业互联网平台厂商不断涌现,如浪潮云洲工业互联网平台,百度和昆仑数据等较早布局工业互联网平台的厂家。随后也有阿里云、华为、腾讯云等厂商陆续发布了各自的工业互联网平台。
工业互联网平台并起,本身也是其商业逻辑的胜利,工业互联网平台模式之所以得到认可,是因为工业互联网平台不仅是工业全要素链接的枢纽,也是工业资源配置的核心。
随着基于容器和微服务的云原生技术日益成熟,以及物联网终端数据采集设备的广泛应用,基于平台架构串联底层数据和顶层应用的路径逐渐清晰。工业互联网平台厂商依托各自的技术或渠道优势,协力打造工业互联网产业生态。市场导入期,大量平台不断涌现,随着市场成熟度的提高,激烈的竞争后将很可能出现“赢者通吃”的现象。
综合以上,不难得出结论,工业互联网平台化产品发展速度较快,而平台型的厂家有可能诞生工业互联网的“巨头”。平台的重点在于软硬整合的智能化转型解决方案,不仅是企业转型升级的依托,有时甚至起到商业模式变革的根本作用。
如果结合中国工业互联网综合能力TOP 10的榜单来看,也许我们对浪潮云洲的能力,会有一个更清晰的认知。工业互联网综合实力TOP 10的榜单可以分为两大流派,包括了科技流派的华为、浪潮、中兴,和制造业流派的国电南瑞、ABB、Siemens、Mitsubishi、Emerson、GE、Bosch。
不难发现,入榜企业大部分的竞争力还来自于专业的控制软件与设备,真正凭借平台及软件能力进入综合实力TOP 10的厂家,其实唯有浪潮一家。这也充分证明了浪潮云洲平台的成长速度,是跑赢了行业所有竞争对手的。
来源:网络