深圳电子展
2024年11月6-8日
深圳国际会展中心(宝安)

华南电子展|上汽通用:构建汽车物流全面数字化与自动化融合的仓储运营新模式

在“工业4.0”和智能制造快速发展的背景下,制造业格局正经历巨大的变革,传统汽车物流行业也面临诸多挑战。运营成本逐年上升,对仓储物流产生重大影响,物料接收、入库、存储、拣选和配送等环节的信息流动滞后且不透明,传统的物料拉动管理模式已无法完全满足现场运作需求。同时,人员和设备的瓶颈与浪费问题显著,导致仓储物流运作效率提升空间有限,压力逐渐增加。因此,随着物流行业的不断发展和智能化转型的深入推进,仓储物流环节亟需实现数字化和自动化转型。

 

为了积极响应国家智能制造战略,并承接上汽集团“新四化”及上汽通用汽车的智能制造规划,上汽通用汽车生产控制与物流部通过全面梳理自身业务,深入挖掘低效环节与流程,打破传统操作和管理方式的限制,从而引领技术创新和模式变革,达到物流全局的信息化、智能化和高效化管理,显著提升仓储运营效率和服务水平。

 

华南电子展了解到,上汽通用在物流全局数字化与自动化融合仓储管理方面的实践,成功破除了低效分散的传统汽车物流运作模式,实现了从供应链到仓储和配送的全流程智能化管理。其主要措施包括:

 

1. 透明可视的零部件接收环节

随着上汽通用汽车产销规模的快速增长,供应链规模也随之扩大,目前国内外一级零件供应商已增至千余家,下级零件供应商的数量更是以几何级数增长。这种大规模发展带来了诸多问题,如复杂的供应链结构和上下游信息的不透明,使得仓储接收环节的运行效率降低。在突发问题出现时,往往需要耗费大量人力和时间进行排查与应对。为了解决这一问题,上汽通用通过前端绑定系统打通了供应链各环节的信息壁垒,利用数字化手段与零部件供应商进行对接。同时,结合物联感知技术,实现数据的自动采集、传输和监控,从而实现仓储接收环节的全链透明与自动化。

 

   (1)前端绑定系统

   华南电子展了解到,上汽通用汽车是国内较早在入厂物流环节采用循环取货(Milk-run)模式的汽车制造商之一。在当前的业务模式下,供应商、承运商和仓库之间的信息交互时效性较差,这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供应链体系的精益管理。为了解决物流运作各环节信息交互的问题,上汽通用推动零部件供应商及物流服务商应用移动智能终端技术,进行零部件及料箱料架的交接,取消传统纸质单据,实现“供应商—司机—仓库—空箱管理商”的全程无纸化交接。同时,将“订单—车辆—料箱—零件”信息进行前端绑定,在入厂物流智能集成平台中实现全过程的零件级实时监控。电子化交接使得入厂物流智能集成平台能够在第一时间获取“订单—车辆—料箱—零件”的绑定信息,显著提升零部件入厂运输的响应速度,确保入厂供应链的平稳运行。通过打通“生产—运输—仓储”三大环节,全面贯通上汽通用、承运商及零部件供应商的运作数据,促进数据在物流数据运营管理平台上的实时共享,实现高效协同,为物流全局优化奠定数据基础。电子化交接还在入厂运输路线规划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。以数学模型和智能算法为核心构建的入厂运输路线模板优化模块,通过将系统生成的路线模板与电子交接输出的运作数据进行对比,挖掘潜在优化点,持续迭代优化,进一步提高路线模板与生产需求及承运商运作的匹配度,从而大幅提升了路线模板的可操作性,为进一步优化入厂运输路线提供了更多可能性。

 

   ② 仓库运作环节

   a. 车辆调度

   通过IIIP系统、前端绑定APP与门禁系统的数据对接,上汽通用综合考虑多库、多道口、多泊位、取空箱、自运、短驳及集卡等多种业务场景,架构出一个能够覆盖不同运输模式下车辆排队需求的车辆排队系统。多库车辆排队实现了从入库到出库的运作数据透明化,跟踪库内等待时间和规划单圈运作时间,有效管控库内车辆的运作及安全风险。同时,入库环节采用预见式自动排队,避免了到达后停车人工操作的繁琐,库内则采用拉动式自动排队,有效避免了库内拥堵,高效利用泊位资源及人力资源。

 

 

 

 

文章来源:制造业物流规划与机巧改善